当前位置:晔龙阁风水首页 >> 风水知识 >> 周易风水 >> 正文

周易哲学思想对传统八字理论的影响

       以人出生时间的干支推算禄命的术数,从唐代的李虚中确定初始的理论体系,以年干支为主,使用纳音五行推算命运,至北宋年间,徐子平对其理论做了改进,创立了以日干为主,用五行关系进行推算的论命体系,采用年月日时干支来演算的“四柱法”,四柱干支相加的字数共有八个字,故被人称为“子平八字”。八字理论在其发展与完备的过程中,深受《周易》哲学思想的影响,本文尝试解析一下《周易》哲学思想对八字理论影响的具体方面:
一、     阴阳辩证观
       《周易》阴阳辩证思想认为阴阳为天地之体,天地万物都由阴阳组成,阴阳的变化是万事万物的变化根本。世界万物的运动都可概括为阴与阳两种性质、两种功能的对立与统一。
       八字与《周易》的阴阳观基本一致,认为阴阳是八字的理论基石,为天地之本。在很多八字著作中往往先讲阴阳,如《玄观赋》说:“太极判为天地,一气分有阴阳”,清代的《子平真诠》说:“天地之间,一气而已。惟有动静,遂分阴阳。……盖有阴阳,因生五行”(《论十干十二支》)。八字理论认为天地万物具有阴阳两种性质,天干十二地支和五行都被纳入阴阳对立统一的模式中。凡被列为“阳”者,被赋予动、刚、速的性质与功能,被列为“阴”者,被赋予静、柔、慢的性质与功能。任铁樵说:“五阳之性刚健,……五阴之性柔顺。”(《滴天髓·干支》),又说:“阳支动且强,阴支静且专”(《滴天髓·地支》)。
       与《周易》相同,八字理论认为阴阳除了对立之外还有统一。这种统一表现在事物的组成皆需要阴阳的互相配合与支持。以八字的天干地支来说,就是干支间要互相支持,天地要相交。《滴天髓》中说:“天全一气,不可使地德莫之载;地合三物,不可使天道莫之容。”任铁樵注云:“地支不载者,地支与天干无生化也。即全受克于地支,或反克地支,或天干不顾地支,或地支不顾天干,皆为不载也。必须地支之气上升,天干之气下降,则流通生化,而不至于偏枯。……又得岁运安顿,非富亦贵矣。如无升降之性,反有冲克之势,皆为偏枯而贫贱矣”(《滴天髓·干支总论》)。以八字的阴阳五行组成来说,就是要既有木火之阳,又有金水之阴。“天道有寒暖,发育万物。人道行之,不可过也。”刘基注云:“阴支为寒,阳支为暖,西北为寒,东南为暖。金水为寒,木火为暖。得气之寒,遇暖而发。得气之暖,逢寒而成。”任铁樵注云:“寒虽甚,要暖有气,暖虽至,要寒有根。则能生成万物”(《滴天髓·寒暖》)。
       但八字理论的阴阳观念与《周易》的阴阳观念存在一个明显的不同,就是《周易》崇阳抑阴、阳尊阴卑。而八字理论的阴阳之间是互相平等的,并无崇抑、尊卑之分。八字主流理论中一般没有阳为君子,阴为小人的说法,也没有阴和阳一定要处于什么位置上。《子平真诠》论述十神时说“八字既有用神,必有格局,有格局必有高低,财官印食煞伤劫刃,何格无贵?何格无贱?”,其间也并没有抬高阳性的财官印食,贬低煞伤劫刃的意思。在论述人物性格时,任铁樵说人品之端邪,关键要“要在气势顺正,四柱五行停匀,庶不偏倚,自无损人利己之心“(《滴天髓评注·天干》),与阴阳并没有太大的关系。
二、     中庸之道
       《周易》是很强调“中庸”的。如推64卦的“二、五”位为“中”,阳爻居中位为“刚中之德”,阴爻居中位为“柔中之德”。若阴居二位,阳处五位,则为既“中”且“正”,称为“中正”。凡二、五之爻,卦辞一般都较好,尤其以五爻为好,如“飞龙在天”,往往是一卦中所象征的事物最好的阶段,过与不及都不行。事物发展过了头,物极必反,到上九就“亢龙有悔”了。所以《易传·文言》说 :“亢”之为言也,知进而不知退,知存而不知亡,知得而不知丧”,主张要将进退、存亡、得失等对立的两极结合起来考虑,行“中庸”之道,如此方可立于不败之地。
       八字理论也有“中庸”思想,也同样表现在对事物发展阶段的认识评价上。八字理论把十天干的发展过程分为胎、养、长生、沐浴、冠带、临官、帝旺、衰、病、死、墓、绝等十二个阶段。八字理论认为事物发展的最好阶段是“临官”,相当于64卦中的“九五”、“六五”之爻位。八字理论又称这个阶段为“禄”,命中带禄,不管是拱禄、建禄、向禄、专禄,都是比较好的,因其“既盛而未极,则温柔和畅”( 《三命通会·论羊刃》),即是说事物发展还留有一定余地。“帝旺”阶段为事物发展到了顶点,相当于《周易》中的“上九”、“上六”之爻。但八字理论也不欣赏这个顶点阶段,又将这个阶段称为“阳刃”,易伤人的意思。事物发展过了头,就是危险,事物发展到了顶点,其中已经蕴含着向下的转折。在八字中,当事物发展的最高阶段“帝旺”,紧接着就是事物衰败的“衰、病、死”阶段。但在事物发展的最低阶段“绝”当中,虽然事物下降到了极点,却已有“受气之胞”,已经孕育着生机了。任铁樵说:“过于寒者,反以无暖为美;过于暖者,反以无寒为宜也。盖寒极暖之机,暖极寒之兆也。所谓阴极则阳生,阳极则阴生。此天地自然之理也”(《滴天髓评注·寒暖》),这就是物极必反的思想。
       八字理论还认为,如果五行中有某几行“太旺太衰”,那么,“旺中有衰者存, 衰中有旺者存”。具体到某个八字中,要追求阴阳五行的均衡,八字中阴阳五行的力量大致做到平等,没有某一行特别弱,也没有某一行特别强,如果有特别强的,要予以抑制,有特别弱的要加以扶持。但如果某几行极旺极衰,那么“旺之极者不可损,衰之极者不可益”(《滴天髓评注·衰旺》)。民国术士袁树珊曾称赞《滴天髓评注》:“其论五行生克衰旺颠倒之理,固极玄妙,而尤以旺者宜克,旺极宜泄;弱者宜生,弱极宜克二条最为精湛”,指的也就是《滴天髓评注》对“中庸之道”的独特阐发。
       八字的中庸思想,还表现在对事物整个系统结构上,要求阴阳平衡,五气中和。凡出现阴阳某一行、或五行中某一行占压倒性优势的情况,就要纠偏,予以平衡。阴与阳的好和坏,有用无用,主要看它们能否对八字的全局起平衡补救的作用,至于它们本身却无所谓好坏。任铁樵说:“阳之生,必有阴之位。阳主生物,非阴无以成。形不成,亦虚生。阴主成物,非阳无以生。质不生,何由成?惟阴阳中和变化,乃能发育万物。若有一阳而无阴以成之,有一阴而无阳以生之,是谓鳏寡,无生成之意也”( 《滴天髓·寒暖》),这样方能维持整个系统生生不息的运转。

三、     天人合一
       “天人合一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的观点,《周易》中蕴含“天人合一”的基本思想,《系辞》认为八卦就起源于古圣人对自然的观察模仿:“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,仰则观象于天,俯则观法于地,观鸟兽之文,与地之宜。近取诸身,远取诸物,于是始作八卦,以通神明之德,以类万物之情。”所谓“通神明之德”就是向自然学习,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;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”(《象传》)。《系辞》中还说:“易之为书也,广大悉备。有天道焉,有人道焉,有地道焉。”这三者又是一致的,“立天之道曰阴与阳,立地之道曰柔与刚,立人之道曰仁与义”。《周易》当中各卦常以自然现象来比拟人事,一般凡符合自然界光明、向上、欣欣向荣的规律的卦象,往往预示着人事的亨通,如“火天大有”卦,《彖传》解释大有为“柔得尊位大中,而上下应之,曰大有,其德刚健而文明,应乎天而时行,是以元亨”,反之,像“地火明夷”、“天地否”等卦,它们是自然界黑暗、向下、收缩的过程的体现,其所表现出的意思往往是不吉的,如“地火明夷”卦,太阳西落,天昏地暗,《周易正义》说:“此卦日入地中,明夷之象施之人事,暗主在上,明臣在下,不敢显其明智,亦明夷之义也。”所以卦辞曰:“利艰贞”,“犹圣人君子有明德而遭乱世,抑在下位,则宜自艰,无干事政,以避小人之害也。”
       八字理论也有天人合一的思想,其与《周易》天人合一思想既有相同的一面,也有不同的一面。八字理论认为自然界与人来自于同一个本原,本质上是相同的。人生是一小宇宙,宇宙是一大人生;人体是一小宇宙,宇宙是一大人体。《三命通会》讲: “夫一气浑沦,形质未离,孰为阴阳?太始既肇,裂一为三,倏息乃分,天得之而轻清为阳,地得之而重浊为阴。人位于天地之中,享阴阳中和之气。故此轻清者为十干,主禄,谓之天元,重浊者为十二支,主身,谓之地元。天地多正其位,成才于两间者,乃所谓人也。故支中所藏者主命,谓之人元,名为司事之神,以命术言之为月令”(《论人元司事》篇) 。《滴天髓评注》讲:“万物莫不得五行而戴天履地,唯人得五行之全,故为贵。”任铁樵注:“凡物莫不得五行。戴天履地,即羽毛鳞介,亦各得五行专气而生。……惟人属土,土居中央,乃木火金水中气所成,独是五行之全,为贵。”(《人道》篇)其次,八字理论认为人事规律与自然规律是一致的。《滴天髓评注》开头几个标题“天道、地道、人道、知命”,就很明显的点出了人的命运与自然界规律的关系,要先明了“天道、地道”(即自然规律),然后才能了解“人道”(人世间的规律),然后才能“知命”(知道人的命运)。《滴天髓》的第一句话就是:“欲识三元万法宗,先观帝载与神功。”刘基注:“天有阴阳,故春木、夏火、秋金、冬水、季土,随时显其神功,命中天地人三元之理,悉本于此”,任铁樵注: “干为天元,支为地元,支中所藏为人元。人之禀命,万有不齐,总不越此三元之理,所谓万法宗也。阴阳本乎太极,是谓帝载。五行播于四时,是谓神功。乃三才之统系,万物之本原,《滴天髓》首明天道如此。”(《天道》篇)
       在伦理道德方面,八字理论与《周易》一样,认为人的伦理道德来自于自然规律,不过八字理论关于道德的论述与《周易》不同,八字理论认为其主要根据来自于五行及其生克关系,五行中含有道德的因素,认为“水主智,木主仁,火主礼,土主信,金主义”,通过五行衰旺生克的不同关系,可以带来道德的变化,如水得水多,则“沉潜伏溺,小巧多权,苗而不秀,声誉汪洋”,金得金多,则“刚直尚勇,见义必为,过不自知,忘仁好义,思礼好胜”。《周易》和八字理论都追求伦理道德与自然规律的一致性,但《周易》侧重于论述人间道德规范的来源,为其提供合理性的证明,八字理论着重于人的道德行为的来源,两者的重点不同,但却殊途同归,共同揭示了人类道德与自然规律的一致性。
四、     取象思维
       取象思维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之一,这种思维方式是指在思维过程中离不开物象,以想象为媒介,直接比附推论出一个抽象事理的思维方法,它发展形成于《周易》,是周易文化精神在现代思维方式中极具价值的部分。《周易》中的卦象是其推测所占之事吉凶的主要依据。如乾为天,坤为地,震为雷,巽为风等等,并试图以此表现出宇宙万物的变化,进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。卦爻辞也大多运用取象思维方式来阐释抽象道理,如《困·六三》爻辞:“困于石,据于蒺藜,入于其宫,不见其妻,凶”,这是说一个人被石头绊了一跤,伸手又抓在蒺藜上面,回到家中,又不见了妻子,故筮遇此爻凶。这是把人处坎坷境地,又依靠坏人,必无好结果的抽象道理,寓于对具体事象的表述中,使人由具体的事象联想到抽象的事理,而有所感悟。
       八字理论中论述五行时,继承了《周易》的取象思维,将抽象的五行理论具象化,认为甲木为参天大树,乙木为花草,丙火为太阳,丁火为星光,壬水为江河湖海之水,癸水为雨露之水。在具体的八字推断中,八字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取象,利用各种内容和作用关系来提取信息,如阴阳有阴阳的象,五行有五行的象,各种作用关系中,冲有冲的象,合有合的象,三刑六害等各有各的表象。以相冲来说,如寅申冲,从寅木冲申金的角度代表一种象,从申金冲寅木的角度又代表另一种象,从宫位上讲为一种象,从十神的角度来讲为另一种象,从六亲上讲有六亲的象,从事物上讲有事物上的象,从藏干的角度来讲又会有更多的象,层层取象,步步深入,抽丝剥茧,类象断事。
五、     和谐思想
       和谐思想凸显于《周易》“保合太和”的价值取向。“乾道变化,各正性命,保合太和,乃利贞”。《周易》以高度和谐为万物存在的乐土,把和谐视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发展的基本法则。体现到价值观上,就是追求以“太和”为最高目标的天与人、自然与社会的整体和谐,追求和谐自由、调适畅达、各得其所的社会发展前景。
       八字理论也追求和谐思想,认为和谐是一个组织结构及其规律问题,要达到结构和谐,阴阳五行之间必须力量平衡、接续相生,必须建立一个能够维持这种平衡与相生机制的结构,八字理论中有“用神”一词,被定义为对维持整个八字阴阳五行和谐发挥作用的关键,“忌神”则是对这个和谐系统起破坏作用的要素,通过在八字系统内部扶持全局中有益于和谐的要素(“用神”、“相神”),打击抑制系统中的有害和谐的要素(“忌神”、“仇神”),实现阴阳五行的和谐,追求命局的完美。除了“用神”之外,八字理论的和谐思想还很看重“格局”,所谓“格局”,指的是整个八字中天干地支所代表的阴阳五行各个要素的数量,它们各自位置,以及由此造成的力量对比。格局的确定以“日主”为中心,看“日主”与其它各天干地支的关系而定。八字理论认为,一个八字格局要保持和谐,其内部各要素的组成应当处在“相生”或者说协作的关系,所谓“上下贵乎情协,左右贵乎同志。”又说:“天地顺遂而精粹者昌,阴阳乖悖而混乱者亡。”(《滴天髓·干支总论》)等等。具体的八字是由代表阴阳五行的天干地支组成,天干为天,地支为地,年月日时组成的“四柱”的天干地支间要保持和谐,同一柱的天干与地支的阴阳五行之间不可出现相克,而是应当相互支持,即所谓“上下情协”、“天覆地藏”。八字理论对和谐思想的构建还囊括了外部因素,指出了格局的不同构造与外部环境交流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结果,八字理论中的“大运”和“流年”实际上就是一个组织系统所处的特定的外部时空环境,通过不同的外部时空环境进一步追求八字理论的和谐构建。王易居士2015年11月23日  







周易哲学思想对传统八字理论的影响、八字理论与《周易》一样